鹤壁管辖两县(浚县、淇县)、三区(郊区、山城区、鹤山区)和淇滨经济开发区,既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又是晋冀鲁豫四省十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有利条件,有利于发挥联络和辐射作用。这里交通便利,通讯便捷,107国道穿城而行,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傍城而过,濮鹤高速公路与京珠高速公路交汇于此。这里还是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豫北支线、郑州--北京铁路客运专线、长治--泰安铁路的必经之路。鹤壁农业发展方兴未艾。粮食总产值稳定在70万吨左右。农业人均产量、人均占有粮、贡献粮三项指标居全省首位,是我国优质小麦和种子基地。
2182平方公里
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
143万
农业初步建成以苹果、枣、桃为主的果品生产、贮藏、加工基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工业已形成较好基础,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依托丰富的资源,鹤壁的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形成以煤炭、电力、建材、冶金、电子、轻纺、化工、医药等为支柱 的工业体系,工业企业达1300多家。主要工业产品5000多种。其中棉纱、汽车电器及配件、电子元器件、矿山运输及提升设备、环保设备、标准紧固件、克 星灭虫剂、黛丝牌摩丝、金属镁、牛仔布等一大批优质名牌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
鹤壁市的历史沿革渊源流长。早在商朝后,盘庚迁殷,本市地属畿内地。公元前十一世纪,商殷的最后三个郡王(武丁、武乙、纣),将国都从小屯(今安阳)迁于 朝歌。《尚书:梓材篇》、诗《大雅:荡篇》称商王国为“中心国”,“中国”这个名字即始于此。春秋战国时期,鹤壁属于冀、衮、豫三州交界地带,先后归属 卫、晋、赵、魏诸国。公元前425年,赵国献子将国都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迁到中牟(今市郊区牟山一带)。殷纣时,郊区和浚县均属畿内地。朝歌即商都 所在。其间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变迁,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鹤壁的历史才揭开了新的一页。民主革命时期,鹤壁先后归属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太行五分 区,五(七)地委。1947年,鹤壁村属于汤阴县。1956年9月,设立了安阳专署鹤壁办事处,1957年3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鹤壁市。1957 年6月被河南省命名为省直辖市。1986年1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浚、淇两县归鹤壁市管辖,形成了现在的行政区划。
Copyright © 2015 我去过
一起飞国际机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