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辖十三个区,分别是: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是湖北省省会和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中地区最大城市和内外贸商埠,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交通枢纽,工业、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武昌是以文化科教为主,汉口以商业为主、汉阳则是政府重点的开发区。
8467平方公里
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汉水交汇之处,素有“九省通衢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法、美、英、日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大批国外跨国公司及国内著名企业纷纷来区落户,形成了以汽车及汽车零部 件产业为主,食品饮料、机械、电子、信息、医药、生物工程等产业蓬勃发展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成为湖北武汉投资积聚的洼地。
据考古发现,武汉市郊的盘龙城遗址便是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三国时期,孙权建都于鄂城时,取“因武而昌”之意;到了明朝成化年间,汉水入江主流形成,此时就形成了武汉三镇武昌、汉阳、汉口,明代以后,随着 工商业的发展,汉阳所属的夏口镇逐渐成为全国的“四大名镇”。 清朝以后的武汉更是几多风雨,林则徐武汉禁烟、太平军攻克武汉、汉口开埠。 1911年武昌起义掀开了中国近代史历史篇章,而后共产主义的逐步确立,领导了著名的京汉铁路大罢工。 1927年国民政府随着北伐的逐步胜利,迁都于武汉,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同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7月15日,汪精卫公开举行了“分共会议”,国共第一次合作宣告失败。8月7日在汉口市三教街41号,选举成立了临时中央政治局。 1938年的武汉会战,即大武汉战役,最终武汉三镇沦陷于日本的铁蹄之下,国民政府逃亡重庆。 1949年5月16日,经过解放军的艰苦奋战,武汉终于回到人民的怀抱,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1986年国务院公布武汉市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地处中国腹地中心,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远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市郊北部公元前15世纪前期的盘龙城遗址,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
1.铁路
武汉是中国高铁客运专线网主枢纽,中国四大铁路枢纽、六大铁路客运中心、四大机车检修基地之一。武汉的铁路客运量于2013年首次超越北京、广州,达到1.2亿人次,居中国第一。武汉已成为国内铁路运输的最大中转站。铁路设有武昌站,汉口站,武汉高铁站
2.公路
2011年年末,武汉公路通车里程13103.2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2775.49公里,高速公路617.40公里。公路路网密度163.20公里/百平方公里,拥有16条省道。
3.公交
武汉最早的公汽是从双墩开往五福路的1路。发展至2011年,已有公共汽(电)车7061辆,公汽线路289条,平均线长19.9公里,行程20公里以上线路达114条。其中普线55条(城区34条、电车8条和郊区13条),专线200条(城区166条、远城区12条、郊区22条),包括通宵线路6条及清洁能源线路16条,另有旅游线路6条及中巴线路12条。公交单人票价为普通车1元(刷卡0.8元),空调车2元(刷卡1.6元),双层车1.5元。
4.水运
武汉是中国内河的重要港口,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交通部定点的水铁联运主枢纽港。武汉还是中国内河通往沿海、近洋最大的启运港和到达港,武汉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达”航线是长江中上游地区首条通江达海的优质航线,阳逻港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长江沿线港口。2010年,武汉新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成为长江中上游首个“亿吨大港”。此外,武汉还是在长江流域和澜沧江以西(含澜沧江)区域内行使水行政主管职能的派出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总部所在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船舶生产基地。武汉航运交易所是继上海、重庆、广州后,成立的全国第四个航交所。
5.地铁
2000年底,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工,2004年7月28日投入运营,使武汉成为中国大陆第五个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38] 截止2014年7月,武汉市已投入运营1号线,2号线及4号线,共62座车站,运营里程72公里。
武汉是“三大火炉”之一,这是因为武汉地区江河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大,白天太阳暴晒,水汽大量蒸发,空气湿度增大,团团热气像一个巨大的罩子将整个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减慢,室内气温持续不降;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浆,闷热难耐,号称“火炉”。
火炉武汉名不虚传,夏季酷热,三伏天昼夜温差极小。由于阳光照射强烈,非常的晒,千万准备好遮阳伞、防晒霜等物品。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避开高温期出行。
Copyright © 2015 我去过
一起飞国际机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