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市的迅速发展,已有近20余年的时间。进入本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伊朗石油工业的发展,城市建筑骤然增多,城市范围逐渐向厄尔布尔士山南麓扩展。德黑兰几乎集中了伊朗全国制造业的1/3,地毯、丝织品、刺绣等手工业更是久负盛名,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300多平方公里
位于伊朗中部偏北。
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麦、稻子、棉花、甜菜等。西南部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产区。在各工业部门中,纺织工业居第二位,其它还有建筑材料、钢铁、汽车装配、机械制造、制药、采矿等。
“德黑兰”一词是古波斯语“山脚下”的意思。在公元9世纪时,这里还是一个隐蔽在梧桐林中的小村庄,公元13世纪日渐兴旺,直到1788年,伊朗恺加王朝才把这里定为首都。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伊朗石油财富剧增,这座城市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一座规模庞大、繁华热闹的大都市。目前,它不仅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也是西亚最大的城市。拥有人口1100万。
在伊朗高原,东南西北的伊朗人,主食都是馕。在德黑兰,馕作为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一直保持低廉的价格。人们开玩笑说,在伊朗,两样东西最便宜,一是汽油,二是馕。德黑兰政府给大多数手工制馕作坊发放面粉配额,花费巨资来维持馕的低价。伊朗经贸部长曾公开表示,馕涨价是违犯宪法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馕,一日三餐不可或缺。早餐可以就蜂蜜和奶酪果酱吃饼;中晚餐,简单做点鸡腿或者油煎的肉饼,用大饼裹着菜肉一起吃,格外香。甚至坐火车外出旅行时,伊朗人也要带上一袋馕。在历史悠久的波斯文学里,关于馕的常用谚语就有120多条。例如“不要在邻居家的烤炉里烤自己的馕”,是凡事要靠自己的意思。 另外,在德黑兰的著名小吃还有“卡巴布”和“库比丹”。“卡巴布”就是烤羊排,一大根铁钎子上串着五大块羊排,肉质鲜嫩。“库比丹”,是将肉馅烤成一条条的,上面滴几滴柠檬汁,味道特别。
机场
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IKA)德黑兰正在开放使用的机场有两个: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及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是军民两用的机场,供本地及专供朝圣的航班使用,位于德黑兰西部。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则位于德黑兰市以南50公里,供几乎所有国际航班使用。
铁路
德黑兰有一个中央火车站,连接全国各个城市,而德黑兰连接欧洲的铁路亦已开通。
地铁
德黑兰地铁是世界上最洁净的的地铁系统之一,同时是中东最大型的地铁系统。德黑兰地铁的可行性研究及理论计划早在1970年代便开展。但后来的两伊战争搁置很久,战争结束后,德黑兰政府国际招标,中标的是中国。在8条规划的地铁线路当中,2条地铁线路在2001年开始营运。德黑兰地铁现时有4条地铁线路正在营运,总长度达120公里,另外还有2条地铁线路正在施工中。
公共汽车
传统的巴士、无轨电车及巴士快速交通系统都纳入了德黑兰的交通系统。公共汽车早在1920年代已投入服务。德黑兰的4个巴士总部提供转车服务,该4个巴士总站分别位于南部、东部、西部及贝伊哈格希公园。
无轨电车则在1992年开始投入使用,采用斯柯达公司出产的65部双节电车,这是伊朗第一个无轨电车系统,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无轨电车系统。2005年,无轨电车系统的5条路线全部以伊玛目侯赛因广场(Imam Hossein Square)及德黑兰地铁2号线的伊玛目侯赛因地铁站为起点,当中2条路线向东北延伸,这些路线都设在广阔行车道的中央(沿着达马万德街),约每500米都设有一个无轨电车专用的车站。另外3条路线向南而行,以混合交通的形式运行。2组路线以半直通及本地形式(所有车站都会停车)运作。
2008年,德黑兰巴士快速交通在德黑兰市长穆罕默德-巴盖尔·加利巴夫的主持下正式启用。德黑兰巴士快速交通有3条路线,60个车站,网络覆盖德黑兰各个地区。截至2011年,德黑兰巴士快速交通路线的总长度达100公里,每天的人流量达1,800,000人。
车辆
根据德黑兰市政局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办公室,德黑兰可以容纳700,000辆汽车,但现时在德黑兰的街道上行驶的汽车高达3,000,000辆。
阿扎迪纪念塔
阿扎迪纪念塔位于德黑兰机场附近,建于1971年,为纪念波斯帝国成立2500周年而建。又名“自由纪念塔”,是德黑兰市的一个象征。夜色中的自由塔在灯光的照耀下异常雄伟漂亮,风格比较简洁,纪念塔正面有2500块各式石块,共15000种不同形式,呈倒置丫形,建筑物高达50米、其中18米为地下层(地下层为展览厅)。是完全用钢筋水泥浇灌而成的雄伟的塔式建筑,高为三层,为古代建筑与伊斯兰建筑结合的产物。在西北和东南共有电梯可以通往每一层面,也可通达顶部以一览德黑兰市全景。围着自由塔高速行驶的小车很多。在地面上,除博物馆外,还有许多厅堂供举行各种活动之用,如艺术节等。博物馆内还收藏有伊朗国各个时期的展品。
古列斯坦王宫
古列斯坦王宫位于德黑兰市中心,又称玫瑰宫,礼萨·汗和巴列维父子的加冕典礼都是在这里举行的。古列斯坦王宫建筑风格独特,堪称伊朗建筑的精华,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明镜殿、大理石殿、钻石宫、通风楼等。明镜殿更是堪称波斯建筑精华中的精华,宫殿内的圆形顶部和四周墙壁都用小块镜子镶嵌。此外,宫殿墙壁上还有著名画家克马尔·穆鲁克创作的数幅名画,使宫殿显得更加富丽堂皇、流光溢彩。
伊朗国家博物馆
伊朗国家博物馆有60多年的历史了,它不仅是伊朗最大的历史博物馆,而且收藏文物种类之多,堪称世界大型博物馆之一。伊朗国家博物馆是伊朗古老而文明的历史的缩影,它对人们了解伊朗过去拥有的辉煌历史,和各个朝代的兴衰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博物馆由东楼和南楼两部分组成,南楼为古伊朗博物馆,建于1937年,是德黑兰的精神家园。东楼为伊斯兰时期博物馆,建于1996年。古伊朗博物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博物馆展厅共分两层:一层为史前时期,阿契美尼德时期和萨珊时期的出土物品;二层是伊斯兰时期的展品。其门廊和入口处的建筑为萨珊王朝首都迪斯福里著名王宫的建筑风格,砖的颜色为深红色,也是萨珊王朝时期的建筑特色。伊斯兰时期博物馆大楼始建于1944年,1950年进行了扩建,1966年正式建成开馆,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共四层,两层为博物馆,展示伊斯兰时期的各种文物古迹,另外两层为活动或工作场所。伊朗国家博物馆是世界重要博物馆之一,总体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文物古迹多达30万件,其中有史前文物、公元初到伊斯兰时期的文物和伊斯兰后期文物等等。
Copyright © 2015 我去过
一起飞国际机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