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美市是全国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教育中心。它建有国立图书馆、国家博物馆、艺术学校、国家科学研究所等重要的文化教育设施,并拥有多哥唯一的高等学府——贝宁大学。洛美市还有设施齐全的五星级宾馆及有关娱乐中心。每年在洛美召开的各种国际性会议和地区性会议多达4O余次。洛美市还是体现南北合作精神的四个《洛美协定》的签订地点。
333平方公里
洛美市在建市初期面积仅限于北起泻湖、南至大西洋岸边
85万
洛美市东郊有全国最大的磷酸盐矿,其生产全部自动化。年生产能力可达35O万吨。近年来,洛美市每年出口磷酸2OO多万吨,是多哥最主要的出口产品。洛美市东北80公里处的西非最大的水泥厂——塔利博水泥厂,是多哥最重要的工业企业,年产水泥18O~210万吨。多哥全国大约有13O家企业,包括食品、建筑、饮料、榨油等,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洛美市。7O年代中期以后,多哥政府还陆续在洛美建设了钢铁厂、炼油厂等大型企业。近年,多哥政府先后将钢铁厂、炼油厂等交给私人经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洛美在18世纪 20年代曾是埃维人的小渔村,19世纪建城。自1897年,在德国殖民统治时期(1884—1914年),洛美市被确定为多哥的首都。20世纪初,多哥又沦为法国的殖民地。1929年11月6日,法国颁布政令,批准可以在“发展水平达到能够自我平衡预算、自我管理事物”的地区建立行政机构。1932年11月20日洛美建市。 那一时期,城市并不是由选举出的市长来管理,而是由殖民统治地总督兼任市长进行管理,称“市政长官”。洛美市第一任市政长官是让·雅克 (193O年)。市长由市镇委员会协助工作,委员会成员不是选举产生的,而是指定的,成员为8名,4名法国人,4名多哥人。此后15年间,市政府设在艾勒代尔·唐斯德大楼(现司法部所在地)。 1933年1月3日,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尽管时逢经济危机,委员会制定了预算方针来治理这个拥有1.4万人口,25公里长的道路和4O名警察的城市。 1959年11月,多哥人恢复了对洛美市的自治,新制度给洛美市的行政管理带来了活力。自1932年到1959年,洛美市共经历了33位市长,其中22位为法国人(1933~1959年),此后,11位多哥人(1959~1996年)接替了法国人管理洛美市。1959~1961年阿卡波·安德烈博士出任洛美市市长,这是洛美市第一位黑人市长。
Copyright © 2015 我去过
一起飞国际机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