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分10个行政区。市中心处于高岸上的旧城区,第聂伯河蜿蜒而过。保留着旧街道格局 ,拥有全市大部分历史建筑,包括以壁画闻名的索菲亚大教堂,基辅-彼切尔斯克修道院、威杜比次克修道院和安德烈耶夫教堂等。旧城北侧原为贸易和犹太人区,后有河港。南侧为政府机关所在地。中心区四周是工业住宅郊区。河两岸之间有公路和铁路桥相联接。市内设有基辅大学等高等院校,众多科研机构,以及博物馆、美术馆等。 基辅文化传统悠久,在医学和控制论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全市设有20所高等学校和200多个科研机构,还有近300所中学、80所成人夜校和许多专业技术学校。高等学校以国立基辅大学最为有名,它成立于1834年9月16日,是乌克兰的最高学府,有学生2万名。20世纪50年代,基辅大学就有不少中国留学生。1999年有150多位中国学生在这里就读。基辅的福利设施有综合和专科医院、幼儿园、疗养院和儿童度假营等,还建有1000多个图书馆、近30座博物馆及历史名人故居。 1993年12月13日,基辅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
782平方千米
基辅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
260万
该市接近顿巴斯和第聂伯河沿岸钢铁基地,周围是富饶的农业区,机械制造业和轻工业发达。机械制造业门类较多,大多与运输业相联系,还有机床、仪器、化工和机械等。轻工业有照相机、食品、编织品等。化学工业和印刷出版业也很发达。是乌克兰的交通枢纽。东郊设有国际机场,河运直达黑海,市内建有地下铁道。
公元822年,第一个俄罗斯民族国家基辅罗斯在乌克兰的基辅建立。988年全市改宗东正教,往后两个世纪通过欧亚贸易逐渐繁荣起来,被称为第聂伯河上的“帝王之城”。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及其蒙古远征军攻占基辅,其后成为钦察汗国的一个重要城市。1362年,西面的立陶宛公国入侵;1569年又被割让予波兰;1686年归于俄国。19世纪初俄国沙皇锐意发展工业,基辅成为乌克兰一带的领导城市;60年代与莫斯科和敖德萨通铁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基辅遂于翌年成为独立的乌克兰国家首都。1941年苏军败退,被纳粹德军占领。1943年苏军重临解放基辅。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政府授予基辅以“英雄城市”的称号和金星勋章、列宁勋章,表扬该市人民在战争中的勇敢和牺牲。1991年,基辅发生骚动,乌克兰脱离苏联独立,该市成为乌克兰的首都。
Copyright © 2015 我去过
一起飞国际机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