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17818平方公里
位于亚洲西部波斯湾西北岸,西、北与伊拉克为邻,南部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濒波斯湾。
224万(200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为480亿桶。天然气储量为1.49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1.1%。石油是科威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民经济的支柱。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占出口创汇的95%。非石油生产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其中包括农、渔业0.4%,制造业13.3%,电气、水0.1%,建筑业2.7%,批发、零售6.3%,餐饮旅馆业0.8%,运输、仓储和通讯4.6%,金融4%,保险0.2%,房地产和商务服务7.3%,社区社会服务22.4%等)。以生产蔬菜为主,农牧业产品主要依靠进口。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虾、石斑鱼和黄花鱼。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出口商品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和化工产品,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5%。进口商品有机械、运输设备、工业制品、粮食和食品等。
公元7世纪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81年起哈立德家族统治科威特。1710年居住在阿拉伯半岛内志的阿奈扎部落中的萨巴赫家族迁移到科威特,1756年取得统治权,建立了科威特酋长国。1822年英国总督从巴士拉迁至科威特。1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1899年英国强迫科签署了英科秘密协定,英成为科的宗主国。1939年科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54年科成立了以酋长阿卜杜拉?萨巴赫为首的最高委员会。1960年从英国人手里先后接管了司法权和货币管理权。1961年6月19日科威特宣布独立。1990年8月2日被伊拉克出兵侵吞,并由此而引发了海湾战争。1991年3月6日,海湾战争结束,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等政府官员返回科威特本土。
科威特城(Kuwait City)是科威特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港口;也是波斯湾海上贸易的国际通道。位于波斯湾西岸,风光明媚、绚丽多姿,是阿拉伯半岛一颗明珠。年最高气温55℃,最低8℃。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38万,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70%以上属逊尼派。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科威特人都是虔诚的穆斯林,在科威特由一个渔民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石油城之后,清真寺也随着摩天大楼如同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最大一座寺是科威特城大寺(The Grand Mosque of Kuwait City),位于市中心,建于1994年,装饰精致豪华,可容纳万人礼拜,附属的女子礼拜殿容纳千人。大殿圆顶高43米,有144个采光的窗户,室内72根柱子,21扇大门,外表用大理石和彩色瓷砖,饰以优美的阿拉伯文书法经文,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经过六年精细雕琢而建成。两个对称的宣礼塔高72米,塔身是叙利亚大理石镶嵌,顶上是黄铜覆盖。大殿的前后左右都是庭院。庭院四周是宽敞的男女净身室、讲经堂、会议厅、教学区和图书馆﹔大寺的墙外是停车场。科威特城大清真寺被各国来访的客人评为阿拉伯世界的最新伊斯兰艺术杰作。
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GMT/UTC +03:00
965
220-240伏特、50赫兹
驻科威特国大使馆 大 使:吴久洪(Wu Jiuhong)地
Copyright © 2015 我去过
一起飞国际机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