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经济自1989年转轨以来,总体上得到了较快发展。1992~2003年,波兰经济一直保持增长势头,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采矿、机械制造、钢铁、交通运输设备、化工、食品等是波兰的支柱产业。通过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吸收外资,波兰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发展迅速。近年来,波兰政府通过降息、减税、减轻企业负担、扶持中小企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鼓励出口和投资等措施刺激经济增长,2003年经济增长3.7%。波兰政府提出了“复兴经济的发展战略”,根据该战略,2004~2005年经济将增长5%,2006~2007年经济将增长5.8%。人均gdp从1990年的1547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5530美元。 波兰私有经济占主导地位。1989年以来,波兰完全放弃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实施一系列新的法律和政策,加快经济私有化进程。1990年颁布并于1996年修改的《私有化法》为波兰经济私有化提供了法律依据。波兰政府成立了国库部,专门负责经济私有化。波兰国有企业从1990年的8453家减少为2003年的1736家,国有经济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69.1%下降为2002年的26%左右。
面积为31万多平方公里
位于中欧东北部,北濒波罗的海,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东北和东南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相连。
3815.7万(
主要矿产有煤、硫磺、铜、锌、铅、铝、银等。琥珀储量丰富,价值约近千亿美元,是世界琥珀生产大国,有几百年开采琥珀的历史。工业以采煤、机器制造、造船、汽车和钢铁为主。
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公元9、10世纪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曾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19世纪波兰人民多次举行争取独立的武装起义。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39年9月,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纳粹军队占领了波兰全部领土。 1944年7月苏军与在苏组建的波军进入波兰国土,22日,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宣告波兰新国家诞生。战后40多年由波兰统一工人党(共产党)执政。1952年颁布人民共和国宪法,取消总统制,设立国务委员会。1980年发生团结工会大罢工,1981年12月至1983年7月实施战时状态。1989年4月波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确认团结工会合法化,决定实行总统制和议会民主。1989年12月29日将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
提起波兰,人们自然会想到肖邦和居里夫人。肖邦是波兰人引以为骄傲的伟大作曲家和钢琴家。华沙举办的五年一度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吸引着全世界好手角逐,成为国际音乐界的顶级盛事。出生于华沙的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为人类揭开原子的奥秘作出了巨大贡献。
官方语言为波兰语
GMT/UTC +02:00
48
230伏特、50赫兹
驻波兰共和国大使馆 大 使:苑桂森(Yuan Guisen)
Copyright © 2015 我去过
一起飞国际机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