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津巴布韦的国政已经转移到了黑人族裔的手上,但是穆加贝总统通过暴力将欧裔的土地没收。20世纪末期,动摇经济,许多基础民生需求匮乏。2000年开始,津巴布韦政府以白人所持有之土地系在殖民时代从黑人原住民手中非法取得为理由,进行土地改革,强制没收大部分白人拥有的土地。此举造成境内大量白种农人出走,经济陷入混乱。 2002年,穆加贝再次获得连任。反对党与劳工组织纷纷发动罢工与抗争,要求穆加贝提早下台退休,而政府则以军警部队镇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首的资金援助债权国,控告穆加贝政权藐视人权与在大选中舞弊,纷纷搁置援助计划。而英联邦则在2002年时宣布对津巴布韦停权一年处分,津巴布韦则于不久之后主动退出该协会作为回应。 由于长期积欠外债,政府又不愿意实施经济上的稳定措施,使得IMF暂停了对津巴布韦的经济援助,而该国政府则以大量印制新钞来填补财政上的赤字作为回应,却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与币值急贬。津巴布韦官方公布2007年11月份的通胀率,高达26,000%,而真实数字可能更高[7]。由于失业率高达80%,大量人民为了生计被逼逃到邻国。 2008年大选投票在平静的气氛中和平落幕,最大反对党民主改革运动党(MDC)在3月30日率先宣布崔凡吉的得票率大幅领先,可望终结执政28年的穆加贝政权。然而穆加贝并不愿意认输,阻止选举委员会公布开票结果,还扬言反对党宣布胜选将视同政变处理[8]。 另一方面国内的经济情况未见起色。2008年2月,通货膨胀率达16万5000%;2008年6月,通货膨胀率达20万%,该国央行并于2008年7月21日发行面值1000亿元的津巴布韦元钞票[9][10]。津巴布韦从2008年8月1日起货币改制,100亿旧津巴布韦元相当于1新津巴布韦元。
39万余平方公里
位于非洲东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相连。
1310万。黑
制造业、矿业和农业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农牧业主要生产玉米、烟草、棉花、花卉、甘蔗和茶叶等,畜牧业以养牛为主。
巴布韦是烙着非洲历史强烈印记的南部非洲古国。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3世纪卡伦加人建立莫诺莫塔帕王国,15世纪初王国达到鼎盛时期。1890年,津巴布韦沦为英国殖民地,1895年英国以殖民主义者罗得斯的名字命名为南罗得西亚。1923年英国政府接管该地,给予“自治领地”地位。1964年,南罗得西亚的史密斯白人政权把国名改称罗得西亚,并于1965年片面宣布“独立”,1970年改名为“罗得西亚共和国”。20世纪60年代先后成立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简称人盟)和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简称民盟),1976年,这两个组织组成“爱国阵线”。1979年5月改国名为“津巴布韦(罗得西亚)共和国”。由于国内外强烈反对,未获得国际承认。1979年9月10日,津巴布韦各派代表在英国主持下召开了伦敦制宪会议,并于12月21日签署协议。1980年2月底举行议会选举,穆加贝领导的民盟获胜。同年4月18日独立,定国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穆加贝出任政府总理。1985年7月举行独立后第一次大选,民盟再次获胜,穆加贝连任总理。1987年12月,民盟同主要反对党人盟达成合并协议,并修改宪法,改总理内阁制为总统内阁制,穆加贝于年底出任总统。1989年12月,民盟和人盟召开联合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两党合并进程。1990年3月大选中,合并后的民盟党再次获胜,穆加贝连任总统。
津巴布韦在绍纳语中是“石头城”之意。这类石头建筑物遗址在津巴布韦共和国境内已发现有100多处,其中座落在维多利亚堡附近的大津巴布韦遗址规模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组石头建筑群。它分为卫城和椭圆形石城两部分。卫城修建在70米高的花岗岩山丘上,构筑坚固,里面设有“圣坛”,可能用于宗教祭祀。椭圆形石城建造在山下谷地。全部用凿切齐整的花岗石块精巧地垒砌起来,没有用灰浆粘合。城墙上装饰有用皂石雕刻成的精美石鸟和附有美丽图案的独石柱。城内有大小不一、错落分布的圆锥形石塔,有台阶的壁龛,雕凿而成的甬道和石门
英语、绍纳语和恩德贝莱语同为官方语言。
GMT/UTC +02:00
263
220伏特、50赫兹
驻津巴布韦共和国大使馆 大 使: 袁南生(Yuan Nan
Copyright © 2015 我去过
一起飞国际机票网